Loading
好鸭源,才是好生意,黎老鸭,从育苗到餐桌,非遗烤鸭助力,全产业链护航,是您的不二之选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虹桥路
18088983871@163.com
2025年6月11日,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专家服务处副处长、省农技协副理事长、中国农技协罗平蜂业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杜发春研究员一行6人前往昆明市宜良县中国农技协云南宜良山鸭科技小院调研、拍摄微视频。宜良山鸭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传禹教授、小院依托单位宜良山鸭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黎艳辉、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微视频拍摄项目组戴妮老师团队参加调研交流。
黎艳辉董事长向杜发春研究员一行介绍宜良山鸭科技小院的总体概况以及十余种山鸭品种、养殖技术。 目前,宜良山鸭科技小院重点打造一条麻鸭养殖-沼-种植绿色循环鸭产业立体生态链,开启立体型复合种养模式。将鸭子排泄物通过发酵后,作为有机肥用于牧草(鸭粮)、果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减少化肥使用量。还可将鸭粪及粪污水等粪污就地转化,实现玉米水稻“红土 +有机肥+鸭粪”的综合种养, 提高绿色生态农业经济效益和绿色服务效能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黎艳辉介绍,宜良山鸭科技小院以打造"皮脆肉嫩骨酥"的云南特色小麻鸭为核心目标,通过科学育种和标准化养殖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优质鸭种培育体系。目前,研发团队正积极开展全国多地优质麻鸭品种的杂交选育工作,重点攻克肉质改良关键技术,力求培育出不肥不腻、风味独特的优质鸭种。这一育种工程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需要科研团队持之以恒地进行技术攻关和品质优化。小院将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云南麻鸭产业提质增效。
杜发春研究员介绍了云南省科技小院的总体情况和罗平蜂业科技小院的运行经验,并就宜良山鸭科技小院的建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切实保障科技小院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日常科研补贴;二是优化组织管理体系,建议推选学生院长/副院长,形成梯队式管理团队;三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通过完善并持续运营小院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系统展示科技小院的特色亮点与创新成果。
此次调研交流,有效加强了省内各科技小院间的经验互鉴与资源共享,通过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数字化宣传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云南省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集群的联动发展,形成"以点带面、集群共进"的良性生态。未来,各科技小院将持续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探索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戴妮老师团队为宜良山鸭科技小院拍摄了科普微视频,目前正在编辑制作中。
据悉,云南宜良山鸭科技小院于2024年2月被由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批准为省级科技小院。2025年5月被中国农技协批准为国家级科技小院进行建设,依托单位是宜良山鸭养殖有限公司,首席专家是云南农业大学王传禹教授,共建单位是云南省科协、云南农业大学、昆明市科协、宜良县科协。
(作者杨娜,云南省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络员,云南农业大学2024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农村发展硕士研究生)